孩子上初二第二个月开始,每天我们把他送到学校门口,都听到孩子唉声叹气,一百个心不甘情不愿,当时我们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,仍旧强制性要求孩子去学校上课,结果,孩子去到学校后,就从早晨开始趴在桌子上睡觉,一直趴到晚上晚自习结束。再后来,孩子的情绪越来越低落,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进行心理疏导?
校汇网 超级版主
0 厌学,从心理学的角度讲,是孩子消极对待学习的行为反应模式,主要表现为孩子对学习的认识上存在偏差,比如,把学习看成负担,觉得学习没意义;情感上被动地应付学习,马虎草率,一想起学习就难受;行为上主动逃离学习,比如,不想去学校,经常旷课、迟到,甚至逃学。 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进行心理疏导: 一、提高孩子的胜任感 胜任感:孩子会通过自己所做的行为、努力而获得积极的对自我价值感的体验,所以,“胜任感”又可以成为“自我价值感”。多关心孩子的心智发展,而不是一味地盯着孩子的成绩。面对厌学的孩子的沟通谈话,父母用对话取代听话。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第一位。多安排一些家庭时光,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。 二、孩子都喜欢被肯定和表扬,多采用赏识法,但在用赏识时要注意原则 当然物质奖励也是可以使用的,因为物质奖励本身没有什么好与坏,就看家长怎么用。比如如果奖励代表的是某种荣誉或者肯定,就能够强化孩子的胜任感。如果孩子会感受到奖励其实是家长的操控,那肯定会削弱孩子的内驱力。例如孩子参加数学竞赛获得奖金500元,这和你这次好好考,考第一名奖励500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。 三、让孩子有自主感 自主感,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对于他自己的生活,他是有能力去对此进行控制的。没有人喜欢被控制、被胁迫。所以当孩子需要去做某件事的时候,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权,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有发言权的,有主动权的,这样他的配合度也要更高一些。比如制定学习计划,根据孩子的天赋及爱好,让孩子自己设定未来的目标,然后协助孩子制定达成目标的路径及计划 注意不要用胁迫的语气跟孩子讲话,更不要对孩子进行威胁和无谓的时间限制。 四、让孩子有归属感 归属感是孩子内心中的一种安全感,是孩子感到被父母认可并接纳时内心的一种满足的感受。每一个厌学的孩子,都有家长不知道的辛苦和委屈,都有外人不能理解的痛苦和压力。理解我们的孩子,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更好的人,让他们身心健康,跟他们搞好亲子关系。7月21日 08:20
回答1
只看作者最新最热
搜索
热门学习资料